又见“抢票大战”!直击疫情三年后的首个春运:没什么能挡住回家的脚步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张智 北京摄影报道
这个暌违已久的“回家过年”的春节假期,在团圆和欢乐中悄然过去,抢票大战大年初六,又见疫情运没湖南妹子李青青拖着装满家乡特产的直击行李箱,恋恋不舍地回到了北京。
“三年没回去了,回到家和家人在一起,什么都吃不够玩不够,真不想回来。临走前我妈给我装了一行李箱吃的,让我一解乡愁。”李青青对《华夏时报》记者说。
伴随着乡愁,全球最大规模的人口迁徙活动——春运正式重启。
在火车站,像李青青这样拖着行李箱,从各个地方回到北京的旅人俯仰皆是,原本空旷的空间此时人头攥动。
《华夏时报》记者从国铁集团获悉,1月26日,全国铁路发送旅客1028.8万人次,开行旅客列车10138列;预计1月27日,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1210万人次,开行旅客列车10700列。据交通运输部预测,今年春运期间预计客流总量将达约20.95亿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99.5%,是2020年春运以来最多的一次。
“今年春运人流高峰与疫情高峰叠加,是近年来不确定性最多、情况最为复杂、困难挑战最大的一次春运。”在年前举行的国新办发布会上,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春运工作专班副组长、交通运输部副部长徐成光表示。
踏上回家路
将时间拉回一周之前,当“就地过年”的呼吁终于淡去,很多人终于可以将积淀了三四年的思乡之情化作一张张火车票。
“我从来没跟家人分开过这么久,三年多没见过一面,实在太想家了。有时候想的受不了,就一直刷朋友圈和抖音里的家乡视频,听他们用家乡话聊天。”李青青说。
每次和家人视频,听到年迈的奶奶用家乡话问“你什么时候回来”,她都忍不住想哭。在异地辛苦工作的年轻人们,本来就与家人聚少离多,连续三年疫情,更让“团圆”成为念想。去年12月,随着疫情政策的调整,“回家”,与家人团圆,成了万千游子最重要的事。
没有什么能挡住人们回家过年的脚步。
不过,随之而来的,还有“抢票大战”。从数据不难看出,2019年春运,客流量为29.8亿人次。2020年春运时骤降至14.76亿人次,2021年、2022年春运客流量分别为8.71亿人次、10.60亿人次,与2019年相差甚远。而今年,预计春运期间客流总量将达约20.95亿人次,是去年的一倍。
1月6号,河南姑娘邱元鑫掐着点蹲守在抢票软件前,准备抢一张回家的票,然而,“几乎一瞬间就没有了,连续抢了两天都没有抢到”。为了提高成功率,不少人转战第三方抢火车票的平台,如飞猪、去哪儿、美团等,通过购买加速包、VIP、专人抢票通道等方式,增加成功几率。
不过,年末工作太忙了,邱元鑫很难一直把精力放在买票上,于是在12306挂了一个候补,但没买上。大年29,她独自一个人开着车,踏上了回家的路。
“开车回家差不多十个小时左右,累是有点累,不过能回家就行,能克服。”邱元鑫告诉记者。
回家之前,邱元鑫计划着,要见见3年未见的同学,要吃一吃当地的特产,要转一转城市的大街小巷。不过,到家以后,她更多的时间却只留在家里陪父母亲人。
“今年过年回家这几天感觉特别重要,特别美好。”邱元鑫说。
回程人数暴涨
这个年,无论是回家的还是留在北京的,都十分热闹。
今年,河南放开了烟花爆竹的燃放,邱元鑫在大年三十那天和家人一起,痛痛快快放了一盒加特林,并在朋友圈与所有朋友分享了喜悦。
而在同一个朋友圈里,留京过年的人们也过得热火朝天。
大年初一一大早,雍和宫已经排起长队。凌冽的寒风没有影响人们祈福的热情,一些人甚至早上6点就去排队,只为了烧上头柱香。
时隔三年,久违的烟火气也回到北京。地坛公园、大观园、石景山游乐园举行了庙会游园活动。规模虽不如疫情前,也没有以往庙会那些美食摊位,但仍然有一些演员表演、舞龙舞狮等活动。在雍和宫附近的胡同里,传统的新年舞狮吸引了大批路人驻足现场人头攒动,热闹的景象是过去三年所没有的。
结了冰的什刹海,成了过年期间最受欢迎的去处。黑夜的的灯光下,坐上冰车和冰上自行车的,笑声、尖叫声远远传开。
返程之前,李青青收拾行李收拾了整整两天。
行李箱边,烟熏的腊肉、当地的醪糟、香气扑鼻的辣椒等当地特产,密密麻麻堆了几十斤。
“我妈啥都想给我装回来,又怕太沉了我一个人拿不动,放进去又拿出来,拿出来又放进去,最后还是装了一大箱子吃的。”李青青说。
怕回京人数太多路上堵车,初五一大早,邱元鑫的妈妈就催她吃完饺子,赶紧返程。当天晚上,邱元鑫排着队等待进京检查站的抽检,有了“年过完了”的感叹。
尽管有些意犹未尽,但1月27日,春节假期的最后一天,回程客流还是迎来暴涨。中国铁路北京局数据显示,1月27日安排开行旅客列车837.5对,预计发送旅客63万人,其中北京地区预计发送旅客25万人,预计到京旅客60.1万人。
从去哪儿平台上看节后返程的机票,客源地前十为北京、广州、成都、深圳、上海、海口、昆明、西安、重庆、杭州,一线城市、新一线城市恢复明显。成都、北京、深圳、上海、广州排在目的地前列,旅客以返城务工、旅游回程为主。
值得注意的是,与春运前期相比,返程期间旅客量明显增长。
“现在疫情已经得到控制,没什么能挡住回家路了,我打算等不太忙的时候,请个年假,带父母去旅旅游,彻底放松一下,这也是我的兔年小目标。”邱元鑫表示。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
(责任编辑:社会热点)
- 疫情叠减魔难影响 后绝煤价走势成迷
- 民进中心提案:标准民办高校集团化办学,避免教育被境外本钱变相操控
- “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将以降碳为总抓手 持续深化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 戴口罩也能刷脸搭车 哈尔滨地铁首发的刷脸搭车体系做到了
- 欧盟对于俄罗斯煤冰禁运正式去世效
- 私自加装间隔,想钻缝隙不补偿?人大代表李晓林主张完善《民法典》条款堵缝隙
- 不再当“国际垃圾箱”!2021年我国将完全离别洋垃圾,国内再生资源职业风口已至
- 数字钱银引发热议:全球首要经济体试水,或改动钱银和财务的联系
- 国家能源局五项要收保障煤冰提供 精心自动做好迎峰度夏工做
- 新一轮农村改革行将敞开:土地改革将有新打破,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将有机联接
- 《我国开展陈述2020》:2050年老龄化将达峰值 “银发经济”将成带动我国经济可持续开展的新增长点
- 宁波限购扩围严控楼面价,一周内三城楼市调控收紧,地产新信号来了?
- 后绝煤价走势与决于财富用电
- 猪肉全线上涨,二季度猪企注册量大增178%,养猪再成本钱“蓝海”
- 若何挨制天下一流企业? 看那个仄台若何细准对于标
- 京沪高铁上市周年考:疫情影响主业低迷,解禁或构成冲击,长时间利好仍在
- 谁是曩昔五年里的我国“明星”城市?杭州、成都前进惊人,这一城市正在式微
- 猪价涨势放缓:养殖户对后市决心下降 经销商暂无备货意向
- 焦冰第五轮提降周齐降天 焦企盈益宽峻增产限产删减
- 外资大幅增持人民币财物 专家:应赶快建立新国际化系统 强化负面清单管理模式
- 直击燕郊商铺爆炸现场:附近居民称鞋飞出去好几米远,“幸好学校上课早” views+
- 又有上市公司出手!投入1000万元作为婚育福利金,鼓励生育从何处发力? views+
- 客货运“春运时刻”来临:大宗年货送到拉萨,应对冻灾各地保障力度加大|新春走基层 views+
- 如何助力乡村振兴?全国政协委员孔维克建议强化农村金融服务|两会声音 views+
- 多位全国政协委员联合建言:将“用户体验”全面融入制造业|两会声音 views+
- 6个月来高点!3月制造业PMI超预期回升 views+
- 中老铁路累计发送旅客突破3000万人次,累计发送货物超3400万吨|快讯 views+
- 返程车票你买到了吗?这个春运,刷新多项历史纪录! views+
- 去年15名“一把手”被查,处分375人次,央企反腐持续高压态势 views+
- 派对游戏“明战”,网易腾讯纷争四起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