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外贸成绩单出炉:出口逆势增长,规模逐季抬升,超3/4企业看好今年形势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张智 北京报道
2023年,抬升面对低迷的外需和不确定的国际形势,我国外贸以人民币计仍然保持了增长的态势,成绩好于预期。
海关总署1月12日发布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进出口总值41.76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0.2%。其中,出口23.77万亿元,增长0.6%;进口17.99万亿元,下降0.3%。
“一个亮点是,2023年我国进出口规模逐季抬升,一季度为9.69万亿元,到二、三、四季度均在10万亿元以上。其中,12月份达到了3.81万亿元,这是月度规模的历史新高。”海关总署副署长王令浚在发布会上表示。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曾表示,今年出口一个拉动点在于电动载人汽车、锂离子蓄电池和太阳能电池等“新三样”增势迅猛。下一步应继续发展硬科技,提升国际竞争力。
展望2024年,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但我国经济回升向好、长期向好的趋势不仅没有改变,而且支撑高质量发展的要素条件还在源源不断集聚增多。“近期,我们对重点进出口企业的调查结果显示,超过3/4的企业预计今年进出口持平或增长,我们有信心、有能力、有条件、有底气推动今年外贸继续向好发展。”王令浚表示。
进出口新趋势明显
总的看来,2023年中国外贸经历了风雨洗礼,成绩显著。
数据显示2023年,民营企业主力作用增强。我国有进出口记录的外贸经营主体首次突破60万家,创历史新高。其中,民营企业55.6万家,合计进出口22.36万亿元,增长6.3%,占进出口总值的53.5%,提升3.1个百分点。
受此影响,我国自主品牌的出口明显增长,中国品牌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2023年,我国自主品牌产品的出口增长了9.3%,占出口总值的比重提升1.7个百分点。从市场来看,我国自主品牌产品已经出口至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随着“新三样”成为出口主力军,体现产业配套和集成能力的装备制造业出口也随之增长,共计实现出口总额13.47万亿元,增长2.8%,占我国出口总值的比重提升到56.6%,特别是我国汽车和船舶行业发展势头良好,汽车产销量屡创新高,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三大指标全球领先,相关产品出口增长66%,拉动我国出口整体增长1.5个百分点。机电产品中,“新三样”产品合计出口1.06万亿元,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增长了29.9%。船舶、家用电器的出口分别增长35.4%和9.9%。
“2023年,我们进口了超过5万亿元的大宗商品、近3万亿元的电子元件和近2万亿元的消费品,为各国企业提供广阔市场空间和合作机遇。我国制造业规模位居世界首位,2023年我国出口23.77万亿元,制造业产品就达到了23.51万亿元。小到大家出门经常带在身边的充电宝,大到绿色出行所用的电动汽车,我们都能满足不同市场的需求。‘国潮热’也扬帆出海,着实圈粉了不少国外消费者。”王令浚表示。
不过,张燕生也提醒,当前的外贸环境不是由市场机制主导,地缘政治因素占了很大比重,因此,2024年要注意的是贸易摩擦加剧。2023年下半年美欧已经对我国电动车发起反补贴调查,2024年也可能对锂电池发起双反调查,在这种情况下该怎么突围,需要未雨绸缪。
有信心推动外贸继续向好发展
过去一年,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全球贸易整体低迷,外需的疲弱对我国出口形成了直接冲击。从数字上看来,出口增速相比前几年确实有所放缓。但更要看到,我国的出口是在高基数上再创新高,不仅实现了量的合理增长,也保持了份额的整体稳定,更在增长动能、区域格局等方面实现了质的有效提升,彰显了强劲韧性和综合竞争力。
而一个亮点是,当前,跨境电商增长迅猛。
根据初步测算,2023年,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2.38万亿元,增长15.6%。其中,出口1.83万亿元,增长19.6%;进口5483亿元,增长3.9%。参与跨境电商进口的消费者人数逐年增加,2023年达到1.63亿。
“跨境电商快速发展,每个人都能‘买全球、卖全球’,既满足了国内消费者多样化个性化需求,又助力我国产品通达全世界,成为外贸发展重要动能。”王令浚表示。
与此相对应,我国自由贸易试验区数量也在不断增加,目前已扩大至22个,合计进出口7.67万亿元,增长2.7%,占进出口总值的18.4%;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深入推进,年度进出口连续三年保持两位数增长。
“中国制造竞争优势依然稳固。根据WTO最新数据,预计2023年我国出口的国际市场份额保持在14%左右的较高水平。市场份额是市场竞争力的直接体现,形象地讲,2023年我们的份额保持稳定,我们的‘蛋糕’没有变小,我们的整体竞争力依然稳固。”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统计分析司司长吕大良表示。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
(责任编辑:自然生态)
- 国家能源总体:充真发挥一体化经营下风 下量量实现三季度保供使命
- 各地经济增长目标确定!21个省份调低预期增速,稳投资促消费成重点
- 北京通报四家碳核查机构报告被退回,碳数据核查“长效机制”不断推进|环保利剑
- “三孩”可领18000元!沈阳开始发放育儿津贴,除了“发钱”还能如何鼓励生育?
- 中煤新散心孜东矿:挨响“百日牢靠”行动攻坚战
- 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重大战略区域、重点城市群将探索减污降碳有效模式|聚焦2023中国发展高层论坛
- 去年前11月国企实现营收超33万亿元,地方国资会议明确今年七大改革重点
- 央企投资开门红:前两月完成投资超3500亿元,下一步重点投向哪些领域?
- 疫情扰动下产天市场两级分解 北港再现库存挨算问题下场 中焦协再次散会最下增产50%
- 李强总理答中外记者问:相比GDP老百姓更在乎身边具体事
- 千亿资产重组要来了!中直股份打响2023年军工央企重组第一枪
- 来自漠河的60吨冻肉到广州了!铁路货运发力高标准运输体系
- 仄易远用电背荷回降 后绝市场若何看?
- 2022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3.6%|快讯
- 上半年中煤能源净利预删63%
- 消费回暖竞争加剧,饮料赛道行业巨头创新谋变
- 解码全国最低工资标准:上海深圳北京稳居前三,14个地区超过2000元
- 这家企业“碰瓷”4家央企2家国字头基金,多家央企下场打假
- 冀中能源邯矿总体云驾岭矿青监岗员为牢靠斲丧站“岗”放“哨”
- 商务部调研2万家广交会参展企业:外需下降、订单不足是企业面临的主要困难|快讯
- 内受古2023年销往区中煤冰量7.2亿吨以上 views+
- 初次!2万亿救市!国常会收力!煤价会不会涨? views+
- 年后尾日心岸煤市开门黑 5000小大卡劣秀煤冲背850 views+
- 心岸能源煤市场止情迎去“开门黑” views+
- 煤焦市场上半年需谨严看待 views+
- 下周煤价是跌借是涨? views+
- 气温将步进上降通讲,能源煤市场易有转折 views+
- 岳志琴:从收卖新兵到收卖尖兵 views+
- 山西焦煤周齐布置布置2024年牢靠斲丧战去世态情景呵护工做 views+
- 印度成为煤冰需供删减的尾要引擎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