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住房公积金个人房贷金额减少15%,多地放宽公积金贷款政策能否惠及更广人群?
摘要:8日,年住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房公房贷放宽否惠财政部、积金金额减少金贷及更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发布《全国住房公积金2022年年度报告》(下称《报告》),个人公积广人全面披露了2022年全国住房公积金运行情况。多地《报告》显示,款政2022年,年住发放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247.75万笔,房公房贷放宽否惠比上年减少20.17%;发放金额11841.85亿元,积金金额减少金贷及更比上年减少15.20%。个人公积广人 2018—2022年个人住房贷款发放情况 图源:全国住房公积金2022年年度报告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刘诗萌 北京报道 过去两年间,随着楼市进入下行通道,房公房贷放宽否惠不少城市都出台了各种放松购房限制、积金金额减少金贷及更降低利率的政策来刺激购房需求,其中放宽公积金贷款政策也是很多城市的选择。不过从数据上来看,收效仍然不甚明显。 8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发布《全国住房公积金2022年年度报告》(下称《报告》),全面披露了2022年全国住房公积金运行情况。《报告》显示,2022年,发放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247.75万笔,比上年减少20.17%;发放金额11841.85亿元,比上年减少15.20%。 广东省城规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向《华夏时报》记者指出,公积金贷款金额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商品房交易量下降,买房子的人减少了,因此使用公积金贷款的人也少了。另外,随着交易理念的变化,改善型的住房更多一点,这部分住房能够使用公积金贷款的额度是比较少的,所以公积金贷款的金额和占比就有所下降了。 公积金贷款率下降 《报告》显示,全国住房公积金各项业务运行平稳,住房公积金缴存额31935.05亿元,发放个人住房贷款247.75万笔、11841.85亿元。住房公积金制度惠及面进一步扩大,全年住房公积金实缴单位452.72万个,实缴职工16979.57万人,分别比上年增长8.80%和3.31%。贷款利率比同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低0.9至1.35个百分点,偿还期内可为贷款职工节约利息支出约2089.02亿元。 根据统计,2022年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发放金额11841.85亿元。放在过去五年来看,这一数字低于2019年、2020、2021年的12139.06亿元、13360.04亿元和13964.22亿元,仅高于2018年的10218.53亿元。个人住房贷款率为78.94%,比上年末减少5.24个百分点。 刚需是住房公积金的主要支持对象。《报告》指出,住房公积金在个人住房贷款中重点支持首套普通住房。2022年发放的个人住房贷款笔数中,首套住房贷款占81.90%,144平方米(含) 以下住房贷款占91.04%,40岁(含)以下职工贷款占79.81%。 李宇嘉对本报记者指出,当前公积金贷款下降主要是刚需购房的情绪没那么高,占比有所下降,是导致公积金无法发挥效率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从本质上来讲,刚需人群的首付和月供压力比较大,所以买房积极性较低。 多地积极出台公积金政策 记者注意到,2023年以来,更多城市出台了方便购房者使用住房公积金和住房公积金贷款的政策。例如近期,6月1日,苏州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发布消息,允许提取住房公积金余额用作首付款,且不影响后续公积金贷款额度。5月29日,安徽芜湖发布住房公积金新政,包括最高可贷款额度提高至70万元;首次公积金贷款结清的,次月可申请改善性住房公积金贷款;首次公积金贷款购自住新房的,可提取账户余额支付首付款。5月26日,南京发布《关于调整部分住房公积金政策的通知》,明确多子女家庭使用公积金贷款,其最高额度可以上浮20%,即多子女家庭最高额度可以达到60万元/人;使用住房公积金贷款购买第二套住房时,只要首套人均住房面积不超过40平方米,即可按首套标准执行。5月25日,天津发布《关于调整住房公积金贷款审核标准的通知》,明确执行“认房不认贷”的政策,公积金首次贷款结清后若没有房产,那么就可以按照首套房的标准进行贷款。 易居研究院研究总监严跃进向《华夏时报》记者指出,从今年各地公积金政策的推进情况看,公积金支持力度明显强化,这也是金融政策支持住房消费的重要体现。尤其是取消认贷的政策,很大程度上使得改善型住房需求有享受公积金宽松政策的可能,利好换房需求的释放。近期全国房地产市场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要求各地从更大的角度去放松政策,全方面提振住房交易行情。 应扩大公积金贷款惠及范围 不过李宇嘉指出,公积金政策的空间并不是很大,主要是降低首付比例、降低利率、提取公积金用作首付、降低第二套公积金贷款的门槛、支持刚需和改善需求公积金提取租房等等,包括深圳出台了“一人买房全家帮”的政策,即在深圳缴存住房公积金的职工作为申请人,可以将直系亲属加入公积金贷款的共同申请人。“总体来讲,公积金能够支持的政策力度都已经很大了,最关键的就是现在使用公积金贷款的主力,也就是刚需购房的情绪不高。”他说。 事实上,相比商业贷款,利率更低的公积金贷款对于普通购房者来说是更为合算的选择。 “大家还是挺希望能够使用公积金贷款的,毕竟它的贷款的利率更低一些,但是核心的问题是贷款上限太少了。”合硕机构首席分析师郭毅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可能只有在一些三四线城市当中五六十万元的贷款上限能够覆盖绝大部分的贷款,但在一二线城市中,贷款上限只有百万元上下的话是不足以覆盖购房者需要的贷款总额的,特别是针对一些刚需家庭整体的贷款,只能使用组合贷或者商业贷款来解决。因此她指出,如果公积金贷款的上限大幅度调高的话,整体的房贷都能够通过公积金来解决,而不需要做组合贷的形式的话,可能对于公积金的应用会有更大的效果。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部份收运企业减速甩货 增长心岸煤价快捷回降
- 盐源小下山隧讲交通克制!
- 第五届“凉山工匠杯”职业足艺小大赛预选赛正在西昌好谦妨碍
- 2024年普格县彝族水炬节开幕
- 市场需供发达,疆煤市场迎去新一轮投资机缘
- “强基用意”事实教甚么?报考要停止哪些误区?
- 四川70所下职上榜!2024硬科中国下职院校排名宣告
- 看重提防!凉山那些县市人祸危害较下
- 化工用煤已经占产区市场煤需供半壁山河
- 2024年凉山州农业止业植物防疫职业足艺角逐正在西昌妨碍
- 今晚8:00|王丹:扎根医疗帮扶一线 带领科室不断发展
- 看重提防!凉山那些县市人祸危害较下
- “激情减价”:煤冰,单日产天涨30,心岸涨16!
- 公安曝光5起警示案例!
- 科普时候丨陪孩子一起,把挫开酿成“营养”
- 小不美不雅看天丨多天有小大到暴雨!四川今日诰日的雨何等下→(2024.7.5)
- 刘峰:“单碳”目的下要细确去世谙“煤冰牢靠区间”
- 星空有约|7月,昴星团陪月两次“上线”
- 公安曝光5起警示案例!
- 6年6轮救命!700余种药品新增长进国家医保
- 搜索
-
- 友情链接
-
- 朱民:中美利差倒挂无需担忧,我国货币政策仍然充足|快讯
- 为子公司运作留足空间!国资委要求央企集团对子企业合理授权放权
- 不到24小时!经救援抢修大秦铁路已恢复通车|快讯
- 印度禁止小麦出口无碍中国粮食进出口格局,新麦即将上市价格或出现回落
- 叫停大数据杀熟、流量造假,网信办“清朗”行动剑指网络黑产
- 铁路建设提速!一季度超额完成投资任务
- 俄乌冲突冲击全球粮食供应链,专家建议我国粮食应保证总量安全
- 大项目密集开工!固定资产投资前4月同比增长6.8%|快讯
- 环保板块再迎政策暖风!钱江水利获四连板,北清环能大举并购山东方福「环保周评榜」
- 一季度3项社会保险基金累计结存7.18万亿元,阶段性优惠政策再延续实施一年|快讯
- 养猪企业终于要挣钱了!猪肉价格连续10周回升,下一步或现震荡上涨
- 央企重组再添新案例!两大军工企业强强联合,机载系统龙头呼之欲出
- 北京“五一”期间全市暂停堂食,提倡市民到店自取、回家做饭|快讯
- 疫情下4月经济数据出现回落,统计局:影响是短期的!
- 菜价上涨推涨3月CPI,剪刀差连续5个月缩窄
- 机器人行业融资热情不减,前两月融资总额已超百亿
- 刚刚!一季度“成绩单”出来了:GDP同比增长4.8%|快讯
- 货运商务平台升级半年考:累计办理1790万单,国铁数字化转型再下一城
- 石化行业如何通过减碳大考?白皮书:成于先立后破,技术创新应用有待推进
- 3月CPI同比上涨1.5%,鲜菜价格上涨17.2%
- 住建部村镇建设司原司长李兵弟:城乡地产收入相差10倍以上,应完善城乡融通的国家住房制度体系
- 定了!2022年养老金上调4%|快讯
- 聚焦融资难困局,解中小企业“燃眉之急”!国资委开出七大纾困处方
- 水利板块迎来利好,一季度投资增长35%,国统股份实现五天五板「环保周评榜」
- 超预期反弹!5月进出口增速回升至9.6%,外贸回暖“拐点”已至?
- 天津全市大筛报告17管20:1混管阳性,目前已确定4名无症状感染者|快讯
- 博鳌报告:今年亚洲经济增速或为4.8%|快讯
- 央企军工重组再添一例!中航电子489亿元吸收合并中航机电
- 国资委发布16户央企32名领导人员职务任免,涉及中国航油、中国铁路、中国保利等
- 同比增长37.7%!前5月西部陆海新通道发送货物31万标准箱|快讯
- 两个钱包”动起来!天津出台新规允许父母提取公积金支持子女购房|快讯
- 社会保险基金收入比上年增长34.6%,基金支出连续五年增长|快讯
- 成品油价格上调!4月28日24时起,国内汽、柴油每吨分别提高205元和200元|快讯
- 调整核心业务,布局垃圾焚烧发电,连亏三年的中环装备能否扭转颓势?
- 从“拉不满”到“货等船”!上海港出口报关量日均增长超50%
- 30省市一季度经济成绩单出炉:新疆领跑全国,疫情影响下吉林垫底
- 周内超七成环保个股上行,*ST美尚月内涨幅达138.17%,绿茵生态四天四板「环保周评榜」
-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明确消毒规范:避免盲目、过度消毒,入户消毒应尽量减少损害|快讯
- RCEP推动全球数字贸易发展,亟待建立全球统一的贸易规则|快讯
- 拒绝“天价”月饼!发改委将重点监管单价500元以上的盒装月饼|快讯
- 鲜菜价格降了!5月CPI同比上涨2.1%,环比由升转降|快讯
- 制造业回暖“鸭”先知:可达鸭火爆全网,代工工厂连夜赶工
- 全球通胀已至,中国能不能独善其身?博鳌声音:中国经济仍充满韧性「博鳌时间」
- 乡村产业迎来利好!大豆油料将获金融支持,央行出台23条举措助力乡村振兴
- 超八成环保个股上涨,中国天楹周内涨幅近23%,政策暖风下环保企业加紧布局新能源「环保周评榜」
- 最多可减6个月!央企带头减免房租,这些企业可率先受益
- 东江环保增收不增利背后:“价格战”下成本持续提高,主营无害化处置业务盈利受损
- 政策利好水利概念股拉升跟涨,高能环境27.58亿元定增顺利过会「环保周评榜」
- 新旧能源转型任重道远,氢能万亿市场迎来机遇「博鳌时间」
- 当大学生涯遭遇疫情:这三年的青春与学业
- 交通运输部:长三角车流量下降近65%,目前全国干线公路大动脉基本畅通|快讯
- 超过10个千万级人口大城市已实现核酸检测常态化 卫健委:不会对所有城市“一刀切”
- 1650亿元补助资金投向乡村振兴,财政部要求“用好管好”!
- 环保龙头走势疲软,14只个股股价创历史新低,景津装备连续两周逆势上行「环保周评榜」
- 超九成环保个股上行,*ST美尚涨超50%,行业春天要来了?「环保周评榜」
- 五大猪企一季度亏损近150亿,养殖户“一头赔两三百”,生猪养殖何时触底反弹?
- 北京单日新增病例重回60+,90%以上曾到访天堂超市酒吧,环球度假区3名员工感染|快讯
- 煤炭进口零关税!五一开始至明年3月底|快讯
- 一季度进出口增长超10%,疫情阴影下中国外贸为何迎来“开门红”?
- 发改委重拳整治煤炭价格指数市场乱象,责令严重违规企业限期整改
- 中小企业发展指数5月降幅收窄,多项分行业指数回升|快讯
- 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召集煤炭和电力企业,研究加强煤炭价格调控监管|快讯
- 疫情下内需回落,4月PMI降至低点,企业预期有望逐步改善
- 又一个万亿市场!新型储能迎来顶层设计,2030年将全面市场化
- 未来碳中和领域投资或超250万亿,当务之急是形成碳价格发现机制「博鳌时间」
- 又一个万亿级赛道!首部生物经济五年规划出台,利好哪些企业?
- 中原环保营收同比增长185.6%,增幅创14年新高,PPP项目成为营收主要支撑
- 超预期!5月工业数据由负转正|快讯
- 机器又转起来了!5月经济触底反弹,工业生产率先修复
- 贷款额度又增1000亿元!煤炭清洁高效利用金融支持再加码
- 吴晓求:外部环境变化剧烈,人民币国际化需认准目标|快讯
- 煤炭市场新规来了!发改委要求“中长协”需明确价格水平,防止煤价暴涨暴跌
- GDP同比增长4.8%背后:当前“经济底”已现,更多政策行至路上
- 环保板块近九成个股下行,多只新股走势疲软,恒誉环保成科创板首家*ST公司「环保周评榜」
- 国务院常务会再提稳物价!记者实探北京菜市场:CPI为何4月重回“2时代”?
- 打破央企科技人员薪酬待遇“天花板”!国资委科改在行动,重点企业研发投入年底平均达到5%以上
- “二师兄”发威,4月CPI重回2时代|快讯
- 央企重组又有大动作!中国交建与中国建材资产置换,欲分拆子公司“借壳”上市
- 黄益平:建议加大稳增长政策力度|快讯
- 国铁集团去年“经营结果好于预期”:疫情下同比减亏56亿元,负债率低于全国央企平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