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陶瓷溯源破局:科技赋能让文物“活起来”
摘要:“利用现代科技手段与大数据、活起来算法结合,古陶安全、瓷溯准确地对文物‘验明正身’,源破是局科技赋文物数字化的第一关,科技赋能最终为的文物是让文物‘活起来’。”壹据技术总经理陈俊华对记者称。活起来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王敬 张智 北京摄影报道 假如文物能够“活起来”,古陶那么,瓷溯考古研究、源破海关缉私、局科技赋司法鉴定等方面面临的文物多个难题将迎刃而解。 近年来,活起来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古陶发展,大数据、瓷溯云计算融合正被运用到各行各业。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我国更是首次把文物大数据的采集及利用纳入规划纲要:提出分类采集梳理文化遗产数据,建设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科技化文物保护。文物数字化呼之欲出。 4月6日,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科技考古实验室携手北京壹据技术有限公司(下称“壹据技术”)合作开发的一套古陶瓷溯源在线分析系统通过评审专家结项论证。《华夏时报》记者在结项论证现场看到,来自全国各地多位考古研究院、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的专家经过质询、论证等程序后,在项目结项意见上签字通过。 据了解,该系统收集了大量的数据,覆盖了广泛地域的窑址,目前已经形成包括100多处从唐代到明清的知名窑址,采集了近百万条陶瓷主微量元素数据的古陶瓷釉面成分大数据库。同时,壹据技术经过多年自主研发的古陶瓷智能检测程序结合手持式XRF也正式迭代亮相,并已与国内多家文物保护机构展开全方位合作。 “利用现代科技手段与大数据、算法结合,安全、准确地对文物‘验明正身’,是文物数字化的第一关,科技赋能最终为的是让文物‘活起来’。”壹据技术总经理陈俊华对记者称。 西北工业大学遗产研究院2023年就试用了这套系统,院长程圩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颇为感叹:“以前就是靠专家把脉,进行断代和鉴真,有一定的主观性,也很难做到批量;现在使用这个便携式仪器,不但可以做到科学准确度高,还检测快捷,一分钟就能出结果。”在他看来,赋予文物保护和考古研究新质生产力,是未来的趋势。 古陶瓷有了“DNA” 目前,很多文博单位文物藏品多来源于发掘、采集、收购、拨交、交换、捐赠、旧藏等渠道,以上来源方式除发掘以外,其他渠道来源的文物都亟须通过大数据技术进行科技认证。 让文物“活起来”首先需要鉴定确认是不是文物,伴随着科技进步,科技检测因为缺少参照标本及大数据分析,权威性也受到质疑;而且对文物要进行无损检测则对科技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 “我们2019年和壹据技术合作了这个项目,初衷就是用大数据为古陶瓷产地溯源。”据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崔剑锋介绍,2020年,用壹据技术的设备去景德镇做米黄釉的产地溯源,效果不错;那时数据库里有40个窑口数据,现在增加到了110多个窑口,数据库已非常庞大。 在结项意见里的表述则是:“形成了真正意义的大数据规模。” 山西大学考古文博院教授王小蒙表示:2018年前后她在陕西工作时,壹据技术曾带着他们的仪器来到陕西银沟遗址,一开始也有点怀疑,因为作古陶瓷测试分析机构很多,不知道它的长处在什么地方;所以当时先拿出了一些确定的耀州窑瓷器进行检测,结果吻合,又拿了不同产地的瓷器,检测结果都很靠谱,后来就签订了合作协议。 据壹据技术专业技术人员介绍,壹据手持式XRF古陶瓷智能检测系统,即X射线荧光光谱仪(X-ray Fluorescence Spectrometer,简称:XRF光谱仪),是一种快速的、非破坏式的物质检测方法;X射线荧光是用高能量X射线或伽玛射线撞击材料时激发出的次级X射线,这种现象被广泛用于元素分析和化学分析,特别是在古陶瓷,金属,文物和艺术品的调查和研究,通过数字化大数据、智能云计算在线分析,可快速解决古陶瓷的窑口及断代,具有无损检测、便携、快速、参考数据链条完整、检测准确率98%以上等特点,为田野考古、墓葬、沉船、生活遗址、博物馆征集、文物缉私等古陶瓷年代及窑口断代提供证据。 “我们的算法是经过海量的数据,且不断在优化,目的就是减少系统的误判率,增加准确率;每检测一件瓷器,报告都有参考标本,这个标本必须和检测物吻合度98%以上,才能确认它是真的。”陈俊华介绍称。 为确保系统在采集检测文物成分时的结果可以保持高度一致,壹据技术会采用校准补偿算法确保不同设备测量同一样本时得到的成分数据均保持在准确计算分析范围内,不会因系统硬件老化导致测量结果偏差。 目前,壹据技术具有多种类标本库,数据库等多项优势,将使古陶瓷鉴定更科学、公正,更具公信力,或将引领古陶瓷检测鉴定行业变革。对此,程圩表示:“如果每个窑址的古陶瓷相当于一个大家族,那这个家族就会有不一样的DNA,每件瓷器上有不同的指纹,以此来进行定位,而不是主观去判断,准确率将大大提升。” 让文物“活起来” 当前,我国古陶瓷文物大量流失的主要原因是出境海关、码头、车站以及快递物流等领域缺乏专职在岗人员,更缺少科技检测设备。工作人员无辨别真假业务能力,在出境监察执行过程中无判断依据,只能放行。 在程圩看来,海关缉私领域在科技检测的加持下,可实现快速、批量对古陶瓷文物进行检测。不止于此,“为高校科研也插上一个科技翅膀,我们遗产院深度合作后,产生了很多成果,我们很多老师,就采用这样一个技术和系统,给相关的瓷器进行鉴定更新,也写了很多的文章。同时,这对文物爱好者和收藏者也是一个利好,可以依靠科学手段去伪存真。”他说。 记者翻阅结项意见看到:“该数据库对于考古发掘的遗址、墓葬、沉船等出土(水)瓷器产地溯源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特别是对于解决一些窑口存疑的瓷器以及窑口特征缺失的瓷器残片的产地判断可起到重要的作用”“基于该数据库开发的古陶瓷产地溯源在线分析系统,在一些关键方法上有突破,可通过现场分析,快速在线判断瓷器窑口。实现了无损、原位、在线的智能分析功能,在瓷器无损检测和产地溯源研究方面达到国内外领先水平,在瓷器鉴定等研究方面的实际应用价值非常强”。 对此,陕西省文物保护研究院副院长韩建武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对我们单位来说,想快速运用这个系统,因为有大量的司法鉴定需要做,现在作伪手段太高了,而司法鉴定24小时之内必须出报告。” “我们是先合作再使用,陕西省文物鉴定中心每年有5万多件鉴定工作量,这个系统的设备便携,只有5斤重,随时可以带到现场,无损检测后一分钟基本上就能出结果,况且窑口还比较丰富。”韩建武称。 据了解,目前,壹据技术XRF手持仪已在北京金中都遗址、上海长江口岸二号遗址、陕西省富平银钩遗址等重要考古遗址。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气温下,日耗下,产量下,煤价呢?
- 煤矿利润降36.8%,坑心逐渐回热,心岸稍好!
- 商业商补空单竣事 心岸煤价反映反映而降
- 古产天煤价最上涨幅达80元,离少协价借远吗?商业商坐等抄底?
- 心岸煤价止跌昏迷 过眼云烟借是强势反弹?
- 中煤能源:将去煤价仄稳区间将有所支敛
- 小大跳水!焦煤断崖式上涨
- 分黑超12亿元!山煤国内年报吐露!
- 5月份山西煤冰价钱走势分解
- 19家上市煤冰企业宣告2023年度事业预告
- 国产煤提价厮杀已经匹里劈头,往年要从进心煤市场“抢饭吃”
- 北港总体煤种今日止跌,但小大趋向已经变,稍做停止,继绝背下挺进!残缺翻身借需静待机缘
- 中国煤冰运销协会:做好迎峰度夏电煤保供稳价工做
- 瓦斯收电:化害为利 变兴为宝
- 煤价降至850元后,市场衰强抵抗,产天车流略隐删减 总体煤矿减价,然心岸市场易扭颓势
- 2月内受古能源煤价钱小幅上涨
- 2023中经暂开同下,煤冰商业商们若何办?
- 2月内受古能源煤价钱小幅上涨
- 陕煤运销总体韩乡分公司做好重面用户保供工做
- 山西省能源局闭于进一步做好用煤名目煤冰斲丧交流有闭工做的陈说
- 搜索
-
- 友情链接
-
- 龙口:宜居宜游促振兴,美丽乡村再升级
- 淡季不淡! 纺织行业掀起订单热,可持续制造将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 中央政治局会议定调布局,2022年经济“稳字当头”
- 环保企业业绩整体转好,启迪环境被疑财务造假评级再下调「环保周评榜」
- 如何应对知识产权“恶意诉讼”?全国人大代表王利平:加大打击,明确法律界定
- 帮助农民富起来!全国人大代表王填:加强“村企”合作,盘活农村闲置集体资源
- 15省公布2021年养老金计发基数,明年有望实现“18连涨”
- 我国县域经济哪家强?“千亿俱乐部”增至38个,昆山江阴突破4000亿
- CPI重回“1时代”:蔬菜价格上涨,叠加去年低基数
- 时隔40年土壤修复再迎利好,9只个股涨停,京蓝科技开年涨幅逾60%「环保周评榜」
- 猪企的2021年:股价深蹲后触底反弹,下行周期下面临资金考验
- 环保板块整体走势疲软,“龙头股”平均跌幅超2%,正和生态先涨停后跌停 「环保周评榜」
- 金龙鱼营收首次突破2000亿 中央厨房业务有望成为新亮点
- 环评“放管服”改革成效卓著:涉及总投资近14万亿,“两高”相关投资额同比下降三成
- 2021年央企成绩单公布:全年营收36.3万亿创历史最佳,国企改革70%目标顺利完成
- 人民币“避风港”特征凸显!汇率创46个月新高,外贸企业利润承压
- 连续3个月提及融资担保,国资委对央企划定红线:总担保规模不超集团总资产的40%
- 对拒收现金说“不”! 全国人大代表郭新明建议这样维护人民币法定地位和金融稳定
- 明年1月1日北京医保定点扩增,养老相关医疗机构、互联网医院等将纳入
- 区域协调发展迎来变局:聚焦特殊地区,实现共同富裕
- 哈尔滨“战风雪”:多条高速封闭,列车晚点,菜价基本平稳
- 老年医疗护理试点来了:北京等15地试水,部分医院将转型护理院
- 盛剑环境前三季度净利大增76%:成本上升毛利下降,费用“压缩”效果显著
- “猪王”温氏股份去年巨亏超130亿!养鸡挣的钱填不上养猪亏的窟窿
- 不搞“一刀切、碳冲锋”,全国政协委员朱建民建议科学把握好降碳的节奏和力度
- 现货连降7轮、期货小幅反弹,焦炭价格未来走势如何?
- 又多“一道红线”!国资委发文严控央企担保,这三种情况严禁
- 商票爆雷事件后又遭评级下调,市值蒸发百亿牧原股份回应“能充分应对”
- 全国政协委员朱建民:支持辽宁省建设世界级石化和精细化工产业基地
- 物流央企“巨无霸”来了:整合全国海陆空资源,重塑国内物流格局
- 订单多起来了!2月PMI超预期,连续4个月站上“荣枯线”
- 水皮:【谈股论金】回马枪
- 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县(市)发布,哪些地区最具投资潜力?
- 跨省医保痛点渐消:国常会聚焦简化手续,开放门诊直接结算
- 国内消费成绩单来了!疫情下11月份消费增速回落,网上零售额大增逾15%
- 地处强市如云的苏南板块,镇江如何跑出“产业强市”路?
- 工业增长搅动三季度地方GDP排名:江苏逼近广东,湖北增速稳居第一
- 央企实现首月“开门红”:主要经济指标均两位数增长,2022年国企改革有哪些看点?
- 全国百强县排名:前10强长三角占9席,昆山连续7年位列第一
- “中央一号文件”聚焦粮食生产,扩种大豆迫在眉睫
- 年内行业融资超200亿,“十四五”机器人将驶入“高端化车道”
- 工业“碳达峰”目标来了!2025年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8%,清洁能源消费比重增加
- 拥抱“元宇宙”,潮玩还可以这么玩!
- 农产品电子商务异军突起,全国县域网络零售额超7000亿元
- 从“零的突破”到领跑奖牌榜,冬残奥上的中国速度
- 最新全国综合竞争力百强县(市)出炉!河南省七地上榜
- “算法严监管”时代来临:四部委新规剑指平台“大数据杀熟、二选一”
- 政策加码提振环保板块,龙头股伟明环保股价连创新高「环保周评榜」
- 消费增速连续两个月回升:黄金周叠加“双十一”刺激,粮油食品上涨超10%
- 周内环保龙头普遍下行,盈峰环境深耕新能源领域,江南水务领涨水务个股「环保周评榜」
- 外贸高增长下的AB面:规模再上新台阶,稳外贸任重道远「问计2022」
- 关税调整了!954项商品实施进口暂定税率,降税“朋友圈”再扩大
- 政策保驾护航,2022春节消费迎来“开门红”!
- 固废行业进入黄金时代!三聚环保领衔,环保板块强势跑赢大盘「环保周评榜」
- "猪茅"牧原股份去年净利预降超70%,股价却不降反升,进场的17万股民抄到底了吗?
- 俄乌冲突下中乌贸易几近停摆,或致玉米价格上涨,警惕猪价被推涨
- 2022第一宗央企重组落定:中国电建和电建集团资产置换,逾270亿地产板块被剥离
- 环保龙头走势疲软:浙富控股受累“妖镍”跌幅逾8%,*ST美尚创历史新低「环保周评榜」
- 数字化转型大潮将至,智能制造行业望长期受益
- 国资委明确加快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去年11个月卖了250万辆,今年销量将突破30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