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个都市圈仅8个地区人均GDP超全国!专家:集聚效率不够,县域应成为打通城乡的枢纽

论坛现场(主办方供图)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刘诗萌 北京报道
2019年,国家发改委出台了《关于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个都指导意见》,提出培育发展一批现代化都市圈,市圈枢纽形成区域竞争新优势,仅个集聚自此“都市圈”也成为各大城市经济转型升级的地区重要抓手之一。根据清华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发布的《中国都市圈发展报告》,全国范围内已经识别出34个都市圈。
不过,都市圈的数量虽然越来越多,但是否真正提升了经济效率呢?近日,在由清华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清华大学国家治理与全球治理研究院主办的“中国新型城镇化理论·政策·实践论坛2023”上,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党委书记、院长刘守英指出,都市圈虽然实现了人口集聚,但城市连接性差、并未提升经济效率。
“都市圈的人口增长、占比是在不断提高,但是集聚效率不够。30多个都市圈,只有8个地区的人均GDP超过全国平均速度。”在论坛上他向包括《华夏时报》在内的媒体表示。
聚集的是土地,还是人?
过去40年间,中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从1978年的17.92%提升到2022年的65.2%,增长了47个百分点以上。然而,在刘守英看来,在快速提高的城镇化率背后,存在着城乡中结构失衡的问题:我国形成了城市空间和乡村空间,城乡之间发展仍然不平衡、不充分,城市化越快,二者之间差距越大。并且,城乡二分思维还带来了城市和乡村各自的失衡现象。
其中城市方面,行政主导的城市化之下,看起来直辖市、省会城市、地级市、县级市都在扩张,实际上省会城市、直辖市土地的城市化扩展快于人口,城市的土地化更快,人口的城市化不足,人口和住宅错配。地级市是土地城市化最严重的地区,原因是人事权、土地指标、规划权、产业发展权、行政权力往地级市集中,实际上造成地级市成为最容易推进土地城市化的一级。但是最后带来的结果就是土地城市化,土地大规模集聚,但是人口没有集聚。
人口的城市化不足带来“半城市化”的问题,一方面,省会城市、特大城市里的很多人居住在城镇地区,但经济层面未城市化,大多从事农业生产活动;另一方面,大中城市的外来务工人员、应届生、毕业生等新市民、青年人,户籍限制了他们分享城市权利。
此外,城中村也是一个难以逃避的问题。城乡结合部出现双轨城市化,城中村存在灰色的土地市场、就业市场、法外空间,公共服务没有人提供,社会问题非常严重。
“农一代”回流,跨省农民工减少
而在乡村方面,刘守英指出,乡村地区存在“人-地-业-村”系统失衡,导致乡村没有活力。村庄人口流动半径缩减、农一代返乡回流,更倾向于在本地或省内就业;土地碎片化,耕地、宅基地碎片化,产业规模小,没有竞争力;农业生产效率低、村庄数量缩减。
其中,有关“农一代” 返乡回流的问题,发改委发展战略与规划司原副司长周南也关注到了。她在演讲中就全国劳动年龄人口的变动趋势给出一系列数字:自2000年以来,我国农民工的平均年龄从35.5岁上升到2022年的42岁,当前已经比全国职工的平均年龄要高4岁,50岁以上的农民工有8600万人。跨省农民工的比例也是起先逐年上升,在2018年达到高点,约为44%,最近几年有所下降,2022年为41%左右。
对此,她提出,要关注两个群体:一个群体是即将或已经退出劳动力市场的农民工。事实上,整个劳动力市场对大龄的农民工确实越来越封闭,在城市的正规用工市场里,45岁以上就很难找到工作。对于这部分群体,要为其提供一定的轻体力劳动岗位。同时,相当一部分农民工退出用工市场后不会回到农村老家去,而是会回到附近的县或者镇去生活,所以故乡的县城要做好接纳准备,为他们提供一些公共服务。
另一个群体则是新生代,特别是大约6000万名90后、00后农民工,学历越来越高,对自己的社会接纳度也非常敏感,因此希望能够要加强企业组织的、有针对性的培训。并且,在保障房的供给上,也应该逐步考虑到新一代农民工住房供给的保障。
县域应成为城乡转型的枢纽
“地级市主导的城市化让县级城市失去了非常重要的枢纽功能。”刘守英指出,要构建城乡融合新形态,需从城乡二分转变为城乡融合思维,破除“单向城市化”思路。要认识到城乡融合是一个连续体,一定要把乡村、镇、县城、城市纳入一体的城乡连续体,形成包括省会城市、地级市、县城、镇、村的城市体系。而在其中,地级城市只有土地城市化,没有人口、产业的集聚,因此不能用地连接城乡,而是要让县要承担城乡转型的枢纽。
此外他提出,对于人口流出的村落要解决土地碎片化问题。一方面要整合耕地,经营权集中,小块变大块。不过他强调,这并不意味着要把村庄变成大的社区,而是要改变原来以小组为单位的宅基地的配置,比如几个小村合成一个相对大一点的村,形成村落、村镇;另一方面,宅基地跨小组配置,宅基地审批集中到适度集聚的村落。通过宅基地和耕地的整合,乡村的面积就慢慢扩大了。对于农村的产业,他认为可以向规模化或精致农业的两个方向发展。一县可以从事某一主导产业,形成具有产业优势的规模化体系,做好吃、精品、新鲜、地方化的独特品种。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
相关文章
- 中国工程院重面咨询名目“我国煤冰止业下量量绿色智能去世少策略钻研”患上到宽峻大功能。该名目自2019年启动,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煤冰科工总体尾席科教家康黑提下其团队正在钻研国内2025-10-04
- 环渤海心岸库存一再创历史新下,两港、江内库存也接远历史下位,小大量重船(进心煤战国内船)不才流接卸港锚天期待接卸;下贵最后电厂库存同样贯勾通接正不才位水仄。由于接卸港战电厂园天垛位也处于宽峻形态,用煤2025-10-04
- 上周市场情景综述产天圆里,上周初延绝下止势头,后半周企稳略有反弹。随着后半周坑心推运改擅,产天自动增产征兆有所削减,鄂我多斯、榆林日产略有上降,幅度有限,天销仍低于5月中上旬。华北、西南延绝小大规模下2025-10-04
- 上周市场情景综述产天圆里,上周初延绝下止势头,后半周企稳略有反弹。随着后半周坑心推运改擅,产天自动增产征兆有所削减,鄂我多斯、榆林日产略有上降,幅度有限,天销仍低于5月中上旬。华北、西南延绝小大规模下2025-10-04
- 心岸煤价晃动了一个月,上周隐现小幅回降。最后电厂询货问价良多,但纷纭压价推销,水泥、化工等非电企业需供偏偏强,市场成交以刚需为主。为甚么传统用煤浓季,煤价隐现回降呢?尾要原因是,电厂等最后用户正在夏日2025-10-04
- 梅雨季候叠减假期影响,电厂日耗隐现回降,内天八省电厂日耗一度降至188万吨。但市场其真不是残缺利空新闻,本周两匹里劈头,华东天域再次迎去30摄氏度以上的下温,电厂日耗逐渐复原。随着电煤耗益的删减,需供2025-10-04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