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潮流新闻网 > 明星访谈
五大建筑央企前两月新签合同总额超1.1万亿元,建筑业景气度继续回暖
潮流新闻网2025-05-18 04:57:52【明星访谈】6人已围观
简介摘要:截至3月21日,共有5家建筑央企公布其2024年1—2月新签合同额情况。这5家建筑央企1—2月累计新签合同总额约11590.4亿元,较去年同期10807.04亿元)增长7.25%。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刘昱汝 徐芸茜 北京报道
截至3月21日,超万共有5家建筑央企公布其2024年1—2月新签合同额情况。亿元业景这5家建筑央企1—2月累计新签合同总额约11590.4亿元,建筑继续较去年同期(10807.04亿元)增长7.25%。大建
艾文智略首席投资官曹撤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筑央总额随着国家对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企前气度加大,建筑行业迎来快速发展。两月经济增长推动建筑品质和设计需求提升,新签为行业带来广阔市场。合同回暖建筑企业技术和管理水平进步,使其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
合同订单稳步增长
中国电建18日公告,公司1—2月新签项目数量合计1519个,新签合同金额合计1785.16亿元,同比增长2.83%。在地区分布上,境内合同金额达到了1554.66亿元,同比增长3.18%,占据了主导地位。同时,境外合同金额也实现了同比增长0.56%,达到了230.50亿元。
18日晚间,中国核建发布2024年2月份主要经营情况,截至2024年2月份,公司累计实现新签合同189.02亿元,累计实现营业收入167.17亿元。
中国中冶和中国化学13日晚分别披露了近期新签合同的情况。其中,中国中冶1—2月新签合同额1954.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0.4%,其中新签海外合同额49.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2%。据披露,2月份重大合同包括绵阳航空与燃机配套产业园、昭通老旧小区改造项目等14个项目,单笔合同金额在10亿元以上。
中国化学公告称,前两月公司累计新签合同额907.12亿元,较2023年同期增长28.32%。从区域订单来看,境内订单金额为782.84亿元,占比较大。同时,《华夏时报》记者注意到,境外订单增速迅猛。中国化学1—2月份的境外合同金额为124.28亿元,同比增长高达149.51%;境外合同金额占总合同金额比重达13.7%,较2023年同期提升6.65个百分点。
此外,从合同金额来看,中国建筑表现亮眼,1—2月新签合同额为6755亿元,排名第一。具体来看,建筑业务方面实现新签合同额6494亿元,同比增长14.4%;地产业务方面实现合约销售额261亿元,同比下降51.3%。
在曹撤看来,中国建筑在建筑业务方面具有较强的实力和品牌影响力,能够获得更多大项目和优质项目。中国建筑在建筑技术和质量管理方面具有较高的水平,能够提供更高品质的建筑产品和服务,从而获得更多的客户信任和订单。
值得一提的是,从同比增速来看,中国化学最为强势,1-2月新签合同额同比增长28.32%,排名位居第一。
建筑业景气度有待回暖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24年2月,建筑业PMI指数为53.5%,低于上月的53.9%,景气度有待回暖。
“1月为53.9%,2月为53.5%,1—2月均值低于2021—2023年同期。建筑业其他景气指标方面,均出现了较为明显的走弱迹象。包括建筑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建筑业新订单指数,建筑业从业人员指数在内,1-2月的均值均明显低于2021—2023年同期。”华创证券研究所副所长、首席宏观分析师张瑜表示。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华夏时报》记者,2月受春节假期及低温雨雪天气等因素影响,建筑业PMI环比回落0.4个百分点至53.5%,但整体仍然维持偏高水平。更值得警惕的是2月建筑业PMI预期指数回落6.2至55.7,创下2021年2月以来最大单月跌幅,该指标领先基建+地产投资1—2个月左右,需要警惕二季度投资下滑压力,尤其是地产投资。
但也有专家认为,2月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3.5%,较上月回落0.4个百分点,符合春节期间波动规律。但该指数继续处于高景气状态,与近期基建投资提速相印证,是稳增长政策发力的清晰信号。
国信证券预测,2024年基建投资将达到15.44万亿元,同比增长8.5%。计划增发的1万亿特别国债将专项用于国家重大战略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有望推动社会投资加速回暖。
“基建投资面临的挑战主要是项目不足,而非资金短缺。”国信证券表示,建筑央企订单展现出强劲韧性,随着项目大型化、综合化趋势的兴起,对建筑企业提出更高要求,综合型央企龙头优势显著。
“此外,国际工程领域持续回暖,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和业务完成额均实现2020年以来最高增速。受益于‘一带一路’倡议,部分沿线国家有望承接中国产能溢出,带动当地基础设施建设需求。”国信证券进一步指出。
总体来看,基建投资领域央企龙头、建筑出海、工业建筑三大领域值得关注。
值得注意的是,提升我国建筑业国际竞争力是“中国建造”走出去的必经之路。智能建造正处于全面发展和提升阶段,企业探索众多、成果丰硕,但仍面临挑战。
曹撤强调,加强技术创新和研发,提高建筑行业的科技含量和智能化水平,推动建筑产业现代化;加强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提高建筑企业的管理和技术水平,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加强国际合作和交流,学习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和技术,提高我国建筑行业的国际竞争力;加强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意识,推动绿色建筑和低碳经济的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
“展望全年,随着国家对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投入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建筑行业发展前景可期,建筑行业的需求将持续增长。当建筑行业面临更多的机遇和挑战时,需要不断创新和提高技术水平,加强管理和人才培养,提高服务质量,以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曹撤表示。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
很赞哦!(165)
站长推荐
友情链接
- 定州:助力春管保丰收 农技培训进麦田
- 中医院家属院 小区安装充电桩 居民充上“安全电”
- 厦门率先全国打造“邻安康”长者守护平台
- 【学雷锋 见行动】满城“志愿红” 绽放“文明花” ——定州市深入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 河北定州中学入选全国首批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校
- 定州举办“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新闻发布会
- 定州不动产登记、交易实现全流程网办
- 厦门同安区上榜“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名单
- 厦门翔安南部片区产业融资对接会召开
- 厦门2个项目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 定州市朝晖创业辅导中心有限公司获省第一批优质中小企业服务机构
- 定州中学两名教师获省级特等奖
- 定州市疾控中心实验室顺利通过省资质认定复评审
- 厦门10人上榜2024全球富豪榜
- 全省首个 民办职业院校新联会在厦门翔安成立
- 厦门岛外最大的淡水湿地公园投入试运营
- 定州市加大电动自行车违规改装问题整治力度
- 厦门引聘高层次人才 平均年薪50万元
- 创新驱动 制造精品
- 清明祭扫 厦门公交提供临时定制专线
- 厦门:医保台胞服务站 落户9家医疗机构
- 去年厦门报销学生儿童医疗费8.24亿元
- 让灵活就业者好就业、就好业
- 定州市开展“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普法宣传活动
- 省七院举行庆祝5·12国际护士节暨援汉英雄事迹报告会
- 美官员称考虑放宽公民赴华旅行提醒 中方:望尽快撤销不实提醒
- 定州2家企业商标荣获“河北省著名品牌”
- 河北省职业院校(中职组)技能大赛在定州开幕
- 最高资助50万元 在厦留学人员可申请扶持资金
- 厦门打造“e鹭办” 帮代办服务品牌
- 七部门发文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
- 中国首个人工智能艺术设计教育超级计算平台升级上线
- 开展综合整治 保障消防安全
- 厦门三企业入围 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 预付式消费“卡”在哪儿?
- 中方呼吁乌克兰危机有关各方加大停火止战外交努力
- 厦门大学发布“宏观经济实时监测系统”
- 排查整治燃气隐患 保障群众生命安全
- 厦大团队发现干预阿尔茨海默病“新靶点”
- 深化“检税企”共建 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 厦门:居民医保新一轮集中扣费3月底截止
- 优先在厦门城区 建公共直流快充站
- 定州市举办京剧票友演唱会
- 长安客车举办了第二届“知识成就未来、拼搏铸就发展”应知应会知识竞赛活动
- 巾帼展风采 翰墨绽芳华
- 厦门前埔片区城中村改造项目启动
- 中国与格鲁吉亚签署互免签证协定
- 定州:栽植花卉苗木 美化城市环境
- 定州:排除各类隐患 保障管网安全
- 厦门举行首次“人工智能训练师”考试
- 厦门山海健康步道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 厦门出台全省首个殡葬商品及服务价格合规指引
- 欢迎福宝公主回家!
- 我国5G移动电话用户规模达8.51亿户
- 团市委组织志愿者开展植树活动
- 定州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未雨绸缪早行动 管网清掏保畅通
- 全国第3!GCP权威榜单公布,厦门眼科中心连续多年领跑!
- 【身边的榜样】定州市第三中学:让雷锋精神在校园熠熠生辉
- 厦门:陆海一体化治理打造“高颜值”海洋生态
- 近23万户厦门人家获超千亿元公积金贷款